明升体育,明升体育app

元代政治家、作家--刘秉忠

来源: 时间:2022-10-11【字号:

  刘秉忠(1216-1274 ),元邢州(今河北邢台)人,字仲晦,原名侃。博学多才,通天文、地理、律历等。以吏职不得志,出家为僧,法名子陪,号藏春散人。乃马真后元年(1242年),经海云法师举荐入忽必烈(元世祖)藩邸,参与机要。曾上书建议劝农桑,兴学校,祭孔子,定法度,养儒士等,对忽必烈在北方推行汉法颇有贡献。

  元宪宗六年(1256年),负责筹建开平城(今内蒙古正蓝旗东),历时三年竣工,忽必烈在开平即位,定为都城,后称上都。并参与制定朝仪、官俸、章服等制度。至元元年(1264年)还俗,授任太保、参领中书省事、同知枢密院事等职。八年,建议定国号为大元。以后又主持大都(今北京)的营建。著有《藏春集》十卷,仅传诗作六卷。

  刘秉忠,一位学兼三教,经邦建国的盖世奇材。刘秉忠是邢州五杰之一,元朝的开国元勋和丞相,郭守敬的老师,元朝国号的拟定者,北京城的修建者,是著名的元代政治家、元曲作家、阴阳风水学家和建筑专家。

  刘秉忠,字仲晦,初名侃,邢州(今河北邢台县)人。生于1216年。他自幼博览群书,,风骨秀异,志气英爽不羁。八岁入学,日诵数百言。年十三,为质子于帅府。十七,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,以养其亲。居常郁郁不乐,一日,投笔叹曰:“吾家累世衣冠,乃汨没为刀笔吏乎!丈夫不遇于世,当隐居以求志耳。”1238年,辞去吏职,先入全真道教,后在天宁寺(今油机邢台西大寺)出家为僧,拜虚照禅师为师,法名子聪,号藏春散人,后出外云游遇海云禅师,海云禅师以其"博学多才艺",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,秉忠兼通儒官道释四门,于书无所不读,尤邃于《易经》及邵氏《经世书》,至于天文、地理、律历、卜筮、三式六壬遁甲等各门学问,无不精通。论天下事如指诸掌。受到重用。

  1260年,忽必烈称帝,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,如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,建元中统等。至元元年(1264),忽必烈命子聪还俗,复刘氏姓,赐名秉忠,授光禄大夫、太保、参领中书省事(丞相)、同知枢密院事。至元六年,订立朝仪。至元八年,刘秉忠建议忽必烈,取《易经》“大哉乾元”之意,将蒙古更名为“大元”,忽必烈采纳了,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来。刘秉忠还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。1251年,蒙哥即大汗位,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。忽必烈将营帐移到金莲川,并在1256年命他在当地建立一座新城。1258年,新城建成,定名开平,忽必烈称帝后改为上都。至元三年,刘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一座新的都城。新城规模宏伟,工程浩大,在刘秉忠和张柔、段桢等主持下,进展很快。至元九年,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,命名新都为大都。至元十一年正月,大都宫阙建成。八月,秉忠无疾端坐而卒,年五十九。帝闻惊悼,谓群臣曰:“秉忠事朕三十余年,小心慎密,不避艰险,言无隐情。其阴阳术数之精,占事知来,若合符契,惟朕知之,他人莫得闻也。”出内府钱具棺敛,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。十二年,赠太傅,封赵国公,谥文贞(呵呵,谥号和宋璟、魏征一样)。成宗时,赠太师,谥文正。仁宗时,又进封常山王。在有元一代,汉人位封三公者,仅仅刘秉忠一人而已。